金融热点|信贷投放加码,北京首轮集中供地落幕,国内油价再上调,美债收益率“破2”

发表时间:2022-02-18 18:57

热点聚焦


1.1月CPI、PPI同比增幅双下行


2月16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1月CPI、PPI同比增幅双下行。


专家表示,下一阶段,受高基数影响,PPI涨幅预计将进一步回落,食品价格仍然是影响CPI走势的主要因素,粮食连年丰收,猪肉价格短期不易回升,预计国内通胀水平整体可控。


2.国内成品油价格继续上调


2月17日,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,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,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,自2022年2月17日24时起,国内汽、柴油价格(标准品)每吨分别提高210元和200元。


记者梳理发现,这是2022年以来成品油零售价格第三次上调,延续去年年末最后一次零售价格上调,实现了“四连涨”。


3.养老金“18连涨”几无悬念


日前,地方两会陆续落下帷幕,记者梳理发现,多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“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”,专家表示,养老金“18连涨”几无悬念。


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,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实现“17连涨”。2018年至2020年,连续三年上涨幅度均为5%,2021年上涨幅度调整为4.5%。


4.北京新年首轮集中供地落幕,热门地块遭争抢


2月17日,北京新年首轮集中供地落下帷幕,除了一宗流拍地块,本轮土拍共成交17宗地,总成交价480.23亿元,约为去年集中供地总金额的四成。


其中,一些热门地块遭到房企争抢,最多有十家房企联合体参拍同一地块。


5.星巴克、瑞幸、Tims纷纷涨价


2月16日,在并无官方通告的情况下,消费者发现星巴克多款咖啡饮品上调了价格,幅度在1元至2元不等。
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除了星巴克,瑞幸和Tims咖啡也在近期上调了部分产品价格。业内人士认为,咖啡涨价主要与原材料上涨和运营成本增加有关,而这二者又都与疫情相关,属于“后疫情”综合征。


6.汽车行业三年后迎来首次正增长


在经历连续三年下滑后,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终于恢复正增长,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大幅增长。


汽车行业的回暖,也给相关零部件企业带来了大量订单。在重庆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,负责人告诉记者,国内汽车行业回暖,新能源造车势力很强大,现在每天产能有1000多台,订单已经排到了6月份。


7.AMD以50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


据报道,当地时间2月14日,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(AMD)表示,已经完成收购赛灵思(Xilinx)的交易。这是芯片行业创纪录规模的交易,价值约为500亿美元。此举将使AMD在关键的数据中心市场获得额外优势。


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(SIA)表示,2021年全球芯片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5559亿美元,较上年增长26.2%。SIA称,中国仍是最大的半导体市场,2021年销售额总计1925亿美元,增长了27.1%。


银行动态


1.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保持第四


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(SWIFT)当地时间2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1月,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,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位列美元、欧元、英镑之后,稳居全球第四位。这也是人民币连续第二个月保持这一位置。


去年12月,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升至全球第四,为六年来首次。


2.信贷投放加码 银行偏爱大零售、绿色金融


2022年一季度,各家银行正在全力冲刺信贷“开门红”。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位银行业人士处了解到,争抢行业优质客户,加码信贷投放力度已成为常态,在投向上,银行更多将目光瞄向了大零售、消费、绿色金融等行业。


不过,需要关注的是,考虑到当下经济恢复不均衡,部分行业仍受疫情困扰以及成本压力上升等因素影响,银行还需要对不良反弹风险保持警惕。


3.宁夏银行股权拍卖无人问津 中小银行频繁遭遇流拍


宁夏银行一笔评估价格高达6.14亿元的股权将于下周一进行公开拍卖,若本次拍卖进展顺利,宁夏银行股权结构将出现重大变化。但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,多家中小银行股权在互联网拍卖平台上的竞拍结果并不理想,流拍现象十分普遍,有的银行股权甚至被迫进入变卖程序。


业内人士指出,我国银行业分化较为明显,每家银行的发展模式和未来潜力并不一样,发展较好、潜力较大的银行受各方青睐,股权相对容易拍卖成功。部分中小银行经营压力大,资产质量承压,有些机构看不清楚中小银行的发展方向,影响了参与银行股权拍卖的积极性。


4.农发行已发放700亿元贷款支持春耕


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副书记、行长湛东升2月17日在银保监会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刻,做好春耕备耕对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至关重要。农发行开辟贷款“绿色通道”,确保贷款及时到位,将金融活水注入田间地头。


截至2月10日,全行共发放春耕备耕贷款700亿元,同比增加421亿元。


证券要闻


1.开年首月中债登托管量达3.7万亿元


新年伊始,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热情有增无减。


中央结算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2年1月末,境外机构在中央结算公司的债券托管面额增加500.71亿元至3.73万亿元,已连续38个月上升。其中,境外机构国债托管量增加657亿元人民币,累计持有国债2.52万亿元。


2.退市新规下一“审”难聘频频出现


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2月16日,已有13家A股公司被交易所催促聘请2021年度审计机构。催促之下,有些公司仓促改聘审计机构,有些公司却连审计机构都难以找到。


“若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经审计的年度报告,公司股票可能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。”上交所、深交所多次在相关函件中强调,按照退市新规要求,上市公司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披露年报,且年报中的财报应当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。


3.虎年首家外资私募机构完成备案


中基协网站显示,道泰量合已完成登记备案,这也是年内首家备案的外资私募。


近年来,外资私募机构正在加速布局中国市场,机构数量和管理资产规模均有所增加。Wind数据显示,自2021年至今,已有33家外资私募机构完成了备案。截至目前,旗下管理有产品的外资私募机构已达到185家。


4.135家港股公司年报预喜 三大行业先声夺人


一年一度的港股公司年报集中披露期将至,在此之前,已有多家公司相继通过业绩预告“报喜”。


截至2月14日,港股市场有242家上市公司发布2021全年业绩预告。其中,预计业绩增长或扭亏为盈的公司135家,占比近56%,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、服饰纺织、工业工程等行业。


5.美债收益率“破2”敲响警钟


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近日强势突破2%。


2%是市场重要心理关口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该利率迅速向上,或将带来全球资产结构体系的重组。


多位专家提醒,必须警惕美国金融市场波动及其对全球市场的外溢效应。美债利率加速攀升或将令风险资产承压,加剧全球资本市场波动性。但在业内人士看来,得益于稳增长政策力度效应或将逐步体现,本轮中美利差缩窄,对我国货币政策、债券利率影响有限。


免责声明:本文部分信息搜集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进行删除,本文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意见,亦不保证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。文中所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,不构成市场交易和投资建议。

分享到:
公司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嘉汇新城嘉汇城L201-202